亞運會真的沒存在價值嗎?

山城客

閱讀11月25日貴報體育版記者梁展威君所撰寫的評論:“亞運會獨角戲”一文,使本人深感疑惑。

就因為中國在這次的亞運會中表現傑出,奪取太多的金牌,竟然招致梁君深感不滿,認為亞運會確實有點無聊,因為它是中國的獨角戲,並質疑這個賽會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更指中國這種壟斷金牌的局面已經違背了亞運會友誼的初衷,它並不是在向亞洲,甚至是向全世界傳遞自己的友誼,而是在傳遞自己的“霸權” 與“野心” 。

區別霸權野心

我不知道梁君對“霸權” 與“野心” 這兩個詞彙如何詮釋,本人不敏,但知道所謂“霸權” 是指通過武力及威嚇所強取豪奪才算是霸權,像中國運動員所奪取的金牌,乃靠本身的實力,同時由多個國家的國際裁判所組成的裁判團所作出的裁決,這是對他們實力的肯定,與霸權根本風馬牛不相及。

至于把雄心說成“野心”,在馬來西亞,不論在學術上或體育上我們都鼓勵學子們不應滿足在國內的成就,不止要衝向亞洲,更要奔向世界,這是雄心壯志的期許,是“雄心” 而不是“野心” ,“雄心” 是朝既定的目標奮鬥,“野心” 卻是心懷不軌,圖謀于人,請問梁展威,中國那裡心懷不軌,圖謀于人?

其實我們不必妒忌他人的成就,而是應該檢討自己為什么會技不如人。假如我國能跟中國政府一樣注重體育,提高各類運動員的福利,而不只是注重少數項目的培訓。我國的體育肯定會遍地開花,不會輸給任何其他國家。

求勝屬必然

雖然這次亞運會中國運動員勇奪了199面金牌,但很多項目卻是以微差勝出,成績並沒有出現太大的落差,足見競爭的劇烈,並沒有一面倒的情形出現。同時絕大部分成績尚未能平亞運或奧運的世界記錄,更遑論突破。

理論上,通過體育交流,的確可以促進國與國之間的友誼,但這並不代表為顧全友誼就可以玩假、詐輸,這不但有違體育道德,更會遭到世界體育組織的譴責與懲罰,何況任何一位運動員,一旦上場比賽,求勝是基本意識,是必然的心態。

中國羽球總教練李永波講得好,“批評我們球隊的實力太強有礙羽運發展者,應設法提升本身的技術水平,而不是指責我們太強,我們總不能害怕別人批評而停頓下來,等待落后者追上來才重新開始,這不但有違體育倫理,對提升羽運更是一無好處”。

質疑亞運會是否有存在的價值是因為中國奪取了大部分的金牌,美國長久稱霸奧運,按梁君的標準,奧運豈不是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了?願聞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