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橋新村鄉情濃 盛產木薯風光一時 村中情

“情”總是家鄉的濃,土生土長的珠寶拱橋村民,對于來自純樸的新村,雖然已居住了約大半輩子,但依然對她存有非常濃厚的感情,為的是“鄉村情濃”。

拱橋新村位于珠寶區,成立于緊急法令期間,原身是與現有拱橋新村約2公里之遙的石山區的舊拱橋遷于現址。

當年的村民皆以農耕為生,主要種植木薯,產量更曾是我國最豐盛地區,製造木薯粉的廠家更多達十多家,風光一時,但如今因隨著泰國市場的入侵及競爭,已成為沒落的行業。

家鄉小食引客來

現有的拱橋村民,留下的多半都是上了年紀的老村民及農民,守候著土生土長的家園。

小小的拱橋新村,除了尚保留著濃厚的鄉情味外,還有許多小食,就有如吃后頰齒留香的著名河婆釀豆腐、河婆擂茶及南乳包等,不單是村民愛吃的小食,更吸引來自外地的食客到來品嚐。

也因它的純樸與寧靜,讓一些早年出外打拼的村民“倦鳥知返”,重投家鄉的懷抱。

在此也邀請了多名村民談談他們為何多年仍留在新村生活的“情意結”。

村民述村中情

推車賺小費
*陳漢龍(76歲,村民,退休人士)

我是在舊拱橋出生的,后來因緊急法令新村搬遷時,而遷至新拱橋新村居住。

拱橋的名字由來,據說是因火車軌道下的一座橋樑,建有“拱形的橋樑”而被取名的。

當年該區基于低洼處,經常一雨成災,每逢大雨后車輛就會拋錨,一些村民就會在該處等候以協助司機推車,從中賺取一些小費,每推一次就可賺約15令吉,相當可觀。

我也曾經歷過馬共時期的日子,當時我被選為地方志願軍(Home Guard)維持地方秩序,至今我尚持有那証件。

我生于此也長在此,時光匆匆至今也已渡過了70余載,如今的舊拱橋已沒人居住,新拱橋的村民也開始向外移,留下的也多是老人家。

不過,現時的生活也比以前過得好,這裡的人情味,比外面的城市的濃厚,我還是覺得老家好。

木薯業沒落
*陳漢水(70歲,村民,育才獨中董事長)

不是每個人都能有能力向外發展,有誰不想離開小市鎮到外面去闖一番事業呢。

不敢出外打拼的人,也可能是因有許多的顧慮,如已有家室,或是生活過得去及安逸的人,才不會冒險選擇出外發展。

在鄉區,也有地方上的財主,只要有打拼的精神,也一樣可以有好日子過。

我是在拱橋新村土生土長,拱橋著名的行業“新曾胜產木薯業”,因沒獲得政府妥善協助及發展,受到泰國貨入侵與競爭,而逐漸沒落。

至于種植木薯的農耕地,如今已改為其他農耕用途,有的則已成了工業及屋業發展區。

如果木薯業當年獲得政府的協助及發展,相信木署業前景會大好。

我認為,政府關注農耕者應有其地的措施,及讓村民擁有永久地契,相信才會把年輕人留下,繼續在此發展。

回鄉過生活
*張至胜(村民,退休人士)

我在外已漂泊多年,如今年紀大了,終要落葉歸根,我還是喜歡選擇自己的家鄉作為落腳處,重過平靜的生活。

回想過去的日子,拱橋曾是我國出產木薯主要的地區,為當地居民帶來許多就業機會。但鼎盛的情景已不復返,如今也有許多農耕地,已變為屋業發展區及工業區了。

不過,仍有一些沒有改變的,就是新村的人情味,加上還有許多家鄉小食,就如“河婆釀豆腐”、“河婆擂茶”等,都是非常令我值得留念及喜歡的食物。

花園區崛起
*張晉精(62歲,村民,保險業者)

我沒有搬離新村,主要是我喜歡新村的人情味濃,我在這裡擁有許多老朋友、同學及舊鄰居,當然還有至親的家人。

我居住在此已幾十年了,彼此都非常熟悉及親切,一有任何紅白事,都會互相幫忙及拜訪。

每次我出外坡時,辦完公事后總會想著趕回家,以便和舊友和鄰居相聚,在茶室喝杯茶吃些包點。

因為只有在鄉村小鎮,才能與一班老朋友聚在巴剎或茶室聊上大半天,甚至坐上一整天。但如是在城市,就無法享受這種閒逸的時光了。

目前這裡有約500戶房屋,隨著時日的發展,拱橋新村周圍也建立起6個花園區,有1000多戶花園住家。

研製釀豆腐
*張之貴(村民,張洲茶室東主)

我是繼承父業,而繼續研制河婆釀豆腐,也因獲得村民的支持與“愛戴”,如今也受到一些外地客的歡迎,算是為新村作一些貢獻吧!

我在這裡居住了多年,最令我感到自豪的,是本村濃厚的人情味。

生意交下一代
*曾憲淵(70歲,村民兼曾廣楷茶餐室東主)

我在此土生土長,也經過歷過新村搬遷,吃大鍋飯的日子。

早年的生活很困苦,但也已熬過來了。我製造的南乳包,是父親留下來的,如今年紀大了,我也逐漸把生意移交下一代。
1.jpg
2.jpg
3.jpg

拱桥也是我爸kampung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