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間信仰再抬頭

如果有一天,人們能以真正清澈的目光看待民間信仰,我想,我們會看見一個人與自然共存的美麗世界,在這個世界,人不但與自然共存,更受到自然保護(而不是人類保護自然)!

聽了床母的故事,看了床母的祭祀,心裡像蓋了一張蓄滿陽光的被子,暖烘烘地。當堆成小丘狀的白飯和其他家鄉菜擺在床上時,我看到的,是世世代代的母親們對一代接一代的生命延續的祈福和想望。

和許多一樣,在尊崇民間信仰的家庭長大,然後接觸嚴格的科學教育,我也曾經對民間信仰嗤之以鼻,還有這社會總是時不是冒出幾個神棍,打著某個神祇的旗號招搖撞騙,讓民間信仰蒙上污點,叫人搖頭嘆憾。但近幾年,許是年歲漸長吧,人會不自覺地回顧自己的人生,看事情的眼光也比較寬容了,對於民間信仰,漸漸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在這裡想說宮崎駿,很奇怪吧,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在重看了幾部宮崎駿的作品後,卻彷彿有條看不見的線,引導著我把兩件事想在一起。

在宮崎駿的作品裡,一次次看到“尊重自然的意志”、“愛惜一切生命”的理念,不管是〈龍貓〉、〈魔法公主〉、〈風之谷〉……,都醞釀著對自然崇拜的世界觀,他筆下的孩童,心性上比成人更親近神明,他們的夢想更趨近於古老的世界觀。在宮崎駿的眼中,大自然並不只是一個純物理的世界,而是一種有生命力,甚至有意志的世界,所以人要去學習如何與大自然相處,更要去體會大自然的崇高,否則大自然會施以懲罰。宮崎駿心中的美麗世界,人類不但是與自然共存,更是受自然保護,而不是人類保護自然。

這種對大自然的觀點,不是很像中國哲學中道家崇尚自然、強調無為的思想嗎?

我們祖先敬天畏地,一切取之於自然,所以對自然的一切都要感恩,於是天有天神,地有地神,家有家神,人人拜神祭祖,天地間的神祇保境安民,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歷代人安身立命的民間信仰,反映了人們敬天、崇祖、感恩的內心祈願,以及對現世生活的美好期望。

以人為本

尋訪床母的過程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老一輩人迷信,現代人不信這個了!”說得理直又氣壯,一副“我是文明人,我不迷信”的模樣。

“迷信”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為人詬病已久的社會問題,然而“民間信仰”是否完全等同於“迷信”,卻又是現今社會的集體迷思。

文史工作者李永球如是剖析:“佛教的宣傳很成功,加上現代人的觀念轉型,人們漸漸放棄傳統信仰,造成除了觀音之外,其他民間信仰的神祇都越來越少人供奉。”

他指出:“宗教和民間信仰的分野,在於宗教有宗教師、有戒律、有天堂地獄等,而民間信仰以儒家為本,與道教關係密切,它的死後世界就是我們祖先的世界,與祖先同在,沒有地獄。民間信仰是一個以人為本的信仰,是非常生活化的,譬如,它可以滿足人們求福、求祿、求壽、求子等等現實需求,它就是那麼功利主義,那麼生活化,然而功利主義之外,它也離不開忠、孝、仁、義、信、禮等儒家思想精神。”

“民間信仰沒有專業職員,沒有專業的傳揚人才,加上流傳千年的習俗人們都無法說得清楚它的由來或原因,所以被認為是迷信。宗教則有專業宗教師長,他們說的話,不完全是對的,可是卻被當作權威,被人們信服。”致力於大馬華人民俗研究的李永球這麼表示。

生命力頑強

他的話說得鏗鏘有力:“我認為,民間信仰是最好的信仰,超逾一切宗教,最符合人性,是一個以人為本的信仰。西亞的宗教思想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神,其他都是魔鬼,信我者得救;印度的宗教思想相信因果輪迴,認為人生是苦的,通過行善,尤其是對宗教的佈施,下一世才會好轉,通過修行,才會脫離輪迴。只有中華哲學思想,以人為本,要我們好好做人,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在世間就會活得更好。”

外來的宗教一般具有排他性,民間信仰因為沒有系統性,也就沒有排他性,自古以來都是多神崇拜,眾神和諧──生病了找藥師佛,要考試了找文昌帝君,想生兒子就拜金花夫人或送子觀音,初生嬰兒拜床母……,功能性特強,實用性特高,現世感也特別強,人們求的,不是來世,而是今世,而是當下!

民間信仰在幾千年來生生不息,面對新世紀,其生命力一樣頑強,李永球巧妙比喻:“民間信仰宛如一間霸級百貨商場,應有盡有;現代生活仿佛一隻失去依靠的小鳥,徬徨無助,所以,應有盡有的百貨商場就可以滿足徬徨無助的人們的心理需求,只要人們有需求,民間信仰就會流傳下去!”

請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寬容!

在網上,看到中國中山大學的歷史人類學家陳春聲教授對民間信仰的談話,當被詢及如何區分“民間信仰”和“封建迷信”時,陳教授道:“‘封建迷信’是個政治名詞,是在近代出現的,希望變革風俗的一些進步的知識份子和一些政治家想開啟民智,改造風俗;同樣,‘民間信仰’作為一個學術名詞也是近代的事情,其實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工具在描述同一個事物……‘封建迷信’帶有比較強的價值批判色彩,背後有政治性,最終想移風易俗,而‘民間信仰’基本上是價值中立的,背後承認民間信仰一定的合理性,不是一味的批判,更不是革命,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去改變。”

關於民間信仰的研究會不會導致封建迷信的氾濫,教授非常懇切地說:“我們首先應該多去理解吧。”

“比較有同情心地去瞭解老百姓為甚麼要做這些事,要理解,要寬容的對待民間信仰,然後把裡面某些可以用的東西拿來用。”

建立基本的認知,進一步用包容和理解的態度,深入探索,這是我們對待民間信仰應持的態度。
1.jpg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