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膠絞“刀麻切”有咬勁 道地客家人美食 走進督亞冷

1.jpg
干撈的“刀麻切”,賣相不錯。

2.jpg
用熟練的刀法,把面塊切成厚度均勻的面條,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刀麻切”(客話)。

3.jpg
張玉鳳用膠絞絞面團,使它變成面塊;這種制法可使到面條的咬勁和口感更好。

4.jpg
張玉鳳:用手工製造的面塊,每片重半公斤。

5.JPG
湯水“刀麻切”,有另一種滋味。

6.JPG
蔡惠香手工炮製的祖傳包子,吸引食客品嚐。

7.JPG
來自城市的食客丘永華(左)和李六佳:一吃難忘。

8.JPG
仔細挑選优質的糯米,才能做出與眾不同的“糯米雞 ”口感。

9.JPG
剛出爐的特制“糯米雞”,香噴噴,美味可口。

在近打谷的傳統華人新村裡,一般客家人家庭都會自制“刀麻切”面食當餐,它好吃又耐飽。

近打區多個新村,包括督亞冷、甘榜地瑪、雙溪榴槤和貞德隆等,幾乎家家戶戶都採用當年留下的樹膠絞製造“刀麻切”。

今日在城鎮地區熟食店賣的“刀麻切”(板面),都是採用現代巧小的絞面工具製造,缺乏了那一份家鄉風味。

客話菜刀叫“刀麻”麵條用刀切叫“刀麻切”

在客話里,菜刀叫“刀麻”。這種面條是用“刀麻”來切,所以它就被稱為“刀麻切”(客話)。

張玉鳳:膠絞絞咬勁好

雙溪榴槤有一檔“刀麻切”很出名,吸引各地顧客到來光顧,品嘗這種道地家鄉風味的面食。

這檔“刀麻切”掌門人張玉鳳說,她每天都是自己親手製造面條,每次一公斤面粉搓成一大團後分成兩團,每個面團半公斤。

她表示,接著把面團放進當年父親留下,已有40餘年歷史的樹膠絞,分別絞成兩大塊,再熟練地把它切成厚度均勻的面條;配上獨家炮制的江魚仔湯水,便煮出了美味可口的“刀麻切”。

她賣的“刀麻切”,分為湯水與干撈兩種,上鋪江魚仔、肉碎、樹仔菜等配料,咬勁和口感很好。

蔡惠香:祖傳包點好賣

督亞冷“裕興茶餐室”製造的包點,附近一帶村民和食客都知道,要品嘗就得趁早,否則只有盡興而來、敗興而歸。

根據顧客說,它的包皮滑嫩、鬆軟又薄,入口不粘,有包的香味,配合調味佳的餡料,美味可口。

裕興茶餐室老闆娘蔡惠香說,包點是祖傳手藝,由父親傳授給她,已有幾十年歷史。她每天做兩百多個包,一個小時內就賣完。為了避免空手而歸,顧客可提早預訂。

她除了賣大包、生肉包、叉燒包和加央包,還有特制的“糯米雞”。“糯米雞”是挑選优質的糯米,才能做出與眾不同的口感。這些美食都是手工製作,所以不能大量生產。

來自外地的食客丘永華說,他很喜歡吃這种傳統手工製作的包點,在大城市已很難吃到。

來自城市的食客李六佳說,這种傳統包點讓人一吃難忘,全手工製作的道地美食應該加以推廣與發揚,讓更多人有機會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