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前國腳指路: 學不到英超學日韓

馬來西亞足球,最引以為傲的當屬1970至80年代,當時大馬打進1972和1980年2屆奧運會(1980年抵制蘇聯沒參賽),堪稱當時東南亞甚至亞洲強旅。

當時除了后衛“頭家”拿督蘇進安、山督星、王春華,當代門神黃金福同樣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此后,不少大馬華裔球星前往香港發展,和蘇進安同樣位置的陳國良在彼岸繼續為國爭光。

蘇進安后,蘇祖麟成為接班人,撐起大馬后衛的一片天,但急流勇退,25歲就退出國家隊,也標示著大馬一個時代的落幕。

談及當年大馬球員一窩蜂到香港踢球,陳國良說:“香港的足球場少過大馬,要找片地踢球都難,但氣氛很熱烈,甚至還引進不少頂級球員,如荷蘭在1978年世界杯拿下亞軍的德容、穆倫、南寧加都在香港踢球,吸引更多人關注足球。”

華裔球員會思考

但黃金福認為,引入頂級球員不一定能提升國內球員的水平:“70到80年代香港足球風氣很盛,很重視足球,但沒有栽培新的球員。”

黃金福也認為,不一定要引進外援,才能令國人關注國內聯賽:“當時我們在馬來西亞踢球時也很多人關注,因為當時的足球有實力,但為什麼現在卻培養不了這樣的球員?

我們首要做的就是提升球員的水平,這樣才能吸引球迷的目光。”

陳國良說:“日本早在68年就有足球學院,有系統的集訓。”

黃金福答話:“大馬也有系統,近幾年也有不少足球學院,主要問題出在教法。大馬很喜歡模仿英超,大腳長傳沖吊,但球員的技術、身高和天氣適合嗎?”

蘇祖麟認為,華裔球員屬于會組織、會思考類型的球員:“如今越來越少華裔參與足球,大馬的足球戰術變得單調。”

黃金福補充:“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方式,既然英超模式行不通,我們就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是不是應該向日韓看齊?至少他們的體形和我們相像。”

韓國格外嚴謹

蘇祖麟也說:“大概1983還是84年,當時韓國正在備戰1988年漢城奧運會,和我們踢友誼賽,他們只勝2比0,不符合當時他們的實力。

教練不准他們回到更衣室,然后在場上賞每位隊員一巴掌。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嚴謹,也是他們后來能發展起來的原因。”

蘇祖麟也補充:“大馬不懂得珍惜人才,很多我們看到表現不差的球員,但沒有受到好好的栽培,成為遺憾。

要做就做到最好
足壇也有宗偉妮柯

在制度上,黃金福進一步補充:“大馬很多比賽都有年齡限制,比如30歲以下馬華杯,但卻沒有像外國比賽一樣能有3名超齡球員的帶領。

這就形成斷層,限制了自己,因為以老帶新是有效的方法,要知道當時我們也是要有老前輩帶著慢慢提升,我們也能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如何控制節奏。”

3位前球員都認為要培養更多球員,應該從興趣下手,黃金福說:“如果你將10粒足球和其他體育用具丟在小朋友面前,我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會選擇足球。”

興趣高於一切

陳國良說:“以前我們踢球真的為興趣,早上就跑5至8公里,下午一放學就向球場跑。在球場上和前輩踢球,當時很多球隊的球探都在球場觀察,不過現在已經沒有了。”

黃金福補充:“很多人說不能和以前比,現在誘惑比較多,唱KTV、看戲等,但我認為,只要你有興趣,就一定能擠出時間、犧牲時間為你喜歡的運動努力。”

蘇祖麟也贊成:“興趣高于一切,當你對一樣事情有興趣,你才會投入。但現在大部分球員都向錢看,這也是下滑的原因。”

黃金福也勉勵所有的球員:“你看我們羽球的李宗偉、壁球的妮柯大衛都長期盤踞世界第一。足球是一個平台,你要自己去爭取一個位置,要付出努力,當你成為最好的,就會得到賞識,所有的人都會對你刮目相看。”

採訪手記
陳錦偉:前輩的那些年

和之前2名中國球員交談不同,這次和大馬名宿做訪問,雖然在香港生活多年的黃金福、陳國良當地口音不減,但卻讓我倍感親切,畢竟他們談論的更多是大馬足球,也因為都是大馬子民而有更多的話題。

和名宿訪問,總離不開他們的“那些年”,或許有些人會認為現在21世紀了,還在緬懷上世紀的“那些年”,會不會過分了點,但是我卻樂此不疲。

看著前輩談到他們的過往眉飛色舞、談到他們的豐功偉績嘴角微揚、談到他們的經歷不禁唏噓,這些都是他們最珍貴的寶藏啊,他們願意拿出他們最珍貴的寶藏與我分享,這種機會會是常有的嗎?

我來不及參與他們的過去,我來不及見證他們最輝煌的時刻,我錯過了能讓我站起來自豪說聲馬來西亞足球是最強的時刻,他們在感慨的同時,我又何嘗不是在嘆氣呢?

他們在細說著“那些年”,我也在細想自己的“這些年”,這些年,到底做過了什麼?到底有沒有一些事情是值得在老去的日子拿出來緬懷、和后輩分享的?

但是可惜,沒有。

安慰自己,還年輕,還有很長的路途要走,就如這幾天所寫的,要有長遠的計劃,無論遇到什麼問題,要堅定自己的立場!我相信,總有一兩件事,到了以后,會是值得我自豪的!

專訪:蘇祖麟、陳國良、黃金福
陳錦偉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