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from: 杨蕾

一、何为“以人为本”
卢那察尔斯基曾说:“如果人没有创造的自由,没有艺术的享受,他的生活就会失去
乐趣……人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这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生活日用品不仅要实用,
合人民的口味,而且要使人感到愉悦。……服装应当使人愉悦,家具应当使人愉悦,餐具应
当使人愉悦,住宅应当使人愉悦……宏伟的艺术工业的任务……将在于探索简单的,健康的,
令人信服的愉悦原则,并将此原则应用到比目前更加宏伟的机器工业中,应用到生活的建设
中。”
卢那察尔斯基的话涉及到了产品与人的关系问题,并指出了设计的审美原则——使人
愉悦。在今天我们如何理解这个涵义?是否可以将“使人愉悦”这一原则更广泛地理解,认
为这是设计的终极追求和目标?笔者是这样认为的。设计不同于艺术,必须要体现出它的功
利性,在使用中实现设计的价值。使用过程中使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
时将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伴随着对形式美、附加价值(如象征性、心理指示等)
的欣赏,从而达到一种全方位的愉悦。这种全方位的“使人愉悦”,也就是“设计以人为本”
的思想。

在设计史中出现过很多割裂功能和形式而偏执一端的片面现象。在近现代,功能主义在
设计中渐占上风,在反对追求表面豪华的巴洛克风格时,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一些极端
的功能主义者把功能看作是设计的全部,只讲功能而不问形式。如德国建筑家米斯・凡・德
洛就曾宣称:“我们不考虑形式问题,只管建筑问题。形式不是我们的工作,它只是结果”。
这种片面的功能主义,使得他们设计的产品往往显得缺乏情趣,呆板,很难使人赏心悦目。
有人认为,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建筑就体现了这种片面的功能主义的观念:整个建筑有如
开膛破肚,各种管状、球状的结构体突兀地露在外面,远远看去象是一座古怪的大厂房。与
这种倾向相反,另外一些人则沉缅于形式的美化,忽略了实用功能,最典型的例子是美籍法

裔设计师雷蒙德・罗维于 1935 年设计的"可德斯皮特"电冰箱。当时美国正流行流线形设计
风格,罗维也把流线形用到冰箱设计上,把顶部设计成弧形,家庭主妇们纷纷抱怨说,这种
顶部派不上用场,连个鸡蛋都放不住。现代设计强调“人性化”,就有人片面地把形式的情
趣理解为“人性化”的全部,出现了形如“未来战士”般的吸尘器,状如飞碟的名为“美式
坦克”的调制解调器等等好看而不好用的设计。
另一个问题就是功能与形式的人为割裂,也就是将设计中有关审美的部分都归结为了
形式,使形式成为了审美价值的唯一体现。在某些艺术中,形式可以作为内容的载体(内容
积淀在形式内),进而成为艺术的主体。但在实用审美领域内,形式显然不可能有这样的殊
荣地位,因为一旦形式超越了内容,那么它同时也就超越了实用审美的领域而成为了艺术。
设计师必须在特定的审美领域内探讨功能与形式、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我们现在倡导的“设
计以人为本”,不应该只停留在追求表面形式的丰富、色彩的眩目、高品味的诉求这样一些
浅层次的设计元素之上,而应该从深层次的设计的原始目的出发,将设计中应用到的各种层
面、各种涵义之上的元素综合到“设计”这一整体中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是应该自然产生的,
而不是人为的、主观的臆造,这样才能真正把“人”作为设计服务的对象。“人”作为设计
的最终审美主体,在设计的全部因素中都应该能找到他的观照之物,忽略其中任何一点,都
是“设计”不到之故。同时,设计中还存在一个结合实际,“适度”的问题。设计必须依照
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来进行,离开了特定的时空条件,设计便无价值可言,企图一劳永
逸的设计是没有存在价值的。我们讨论“设计为人”,也要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特别
是要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文化素质的具体状况,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以
及历史人文传统的影响等现实因素。只有认清设计中“善”与“美”的关系,才能达到“使
人愉悦”的设计原则,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以人为本”的目标。
那么,讨论到此,“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算是“以人为本”呢。在现有
的辞书或辞典中,很难见到有关"以人为本"的词条,更缺乏完整的权威性解释。笔者认为“以
人为本”,就是设计的主题要关注人、关注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关爱弱者,引导消
费,主导产品发展的方向,内容紧贴时代发展脉搏。用设计的语言去表达人文思想,满足人
的精神需求,要处处体现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不是人本主义,不能把人看作只有生理需求
的自然人。众所周知,人本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观点。它把人看作生物学意义

上的、抽象的、一般的人,主张不联系具体历史和社会实践来观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
性。如果以人为本的重点是以人的这种自然属性为本,那无疑是把人看作“动物人”或“经
济人”。因此,以人为本应该主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

二、设计人性化之趋向
20 世纪 80—90 年代是设计上的多元化时期,在设计风格的探索上可说是“群雄并起”,
精彩纷呈。而其中设计的“人性化”成为颇引人注目的亮点,并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
流,概而言之,其表现大致如下:

1.追求产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设计师的产品设计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要,而且满足了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
悦的心理需求,当然生产商的经济效益也是可想而知的。1988 年日本三洋公司推出的各种
“RoBo”的系列录音机和收音机,采用了玩具化的造型,再配以鲜艳的色彩和粗大的按纽,
使这种高科技、高保真的产品简单化,迎合了人们“玩一玩”的儿童心理,表现了人们轻松
驾驭机器的思想,受到不同年龄消费者的青睬。1990 年荷兰飞利浦公司专门为儿童设计的
“发现者”头盔式电视,巧妙地把产品设计成"头盔"式样,外面是一个可以打开的半球型罩,
有效防止了灰尘污染,保护了电视屏幕。而电视屏幕是一块稍带弧形的平面,颜色以高雅的
深灰色为主,上面点缀一条醒目的红色块,流畅的现代造型中带有几份神秘感,加之以“发
现者”命名,极大地迎合了儿童的好奇心,也令那些童心未泯的成年人喜不自禁。

2.满足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些设计师已将设计触角伸向人的心灵深处,通过富有隐喻色彩和审美情调的设计,在
设计中赋予更多的意义,让使用者心领神会而倍感亲切。1987 年美国年轻的设计师莉沙・克
罗恩(Lisakmhn)设计的被称为“电话簿”的电话机获取了当年芬兰造型艺术大奖赛的头等奖。
该电话机据弃了常见的电话机毫无特色的造型,而是借寓于日常生活,使之更简便实用,令
人感到亲切。它看上去象一本打开的书,隐喻着它象书一样会成为人们“友好的使用者”,
其造型强有力的表现出文化中的信息交流连续性——从昨日的印刷手段到今天的电子形式。
同时它能像一本书那样使用,翻开书页,使用各种电子功能,这是它的独持精巧之处。科技
的发展使许多电器具有更多更微妙的功能和更复杂的操作程序,如何使产品更易于操作和被
消费者认同是 80 年代以来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克罗思的设计给出了一种答案,通过一
个熟悉的物品创造一种可视的比喻,把一个新的复杂机器设计得像人类久违的伙伴那样平易
亲切,又符合超薄型设计的要求。克罗恩的获奖得益于她对人性的特别关注和对“产品语意
学”的成功运用。

3.追求更适合人体结构的造型形式
设计师还在如何使产品更具个性化及适合人体体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产品能
像穿戴的衣服和珠宝那样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使设计物与使用者融为一体。
90 年代由美国设计师麦克・柏瑞、绍恩・翰纳和杰・威尔逊设计的 I/O 个人数字助理
系列,采用电子屏触技术和语音通讯技术,可用耳机接听或直接贴于脸部,侧面曲线的设计
不但使外观更活泼而且非常适合人的脸部曲线,从而使人与产品产生和谐共处的舒适感。加
之其中又有专为盲人设计的款式,颜色亦可根据不同消费群体进行搭配,并可进行电话号码
记录。其设计令使用者倍感温馨而回味无穷。另一件由 Mark Gildersleeve,Dennis Huguley,
Jamey Boiter, Bob Gibson,Edgar Montague 等 5 人设计推出的水手望远镜与上例设计可
谓异曲同工之妙。该水手望远镜可以提供夜间照明,让水手在夜晚也能眺望远方,充电次数
在 2000 次以上。最妙的是它的视镜处的设计,采用内收的弧线,正好适用了人的面部曲线,
使用时舒适无比,而且有一般望远镜不具备的功能——夜晚照明,大大方便了处于特殊环境
中的水手们。

4.对残疾人用品设计倾注热情
设计师对人性的关注已扩展到为残疾人设计的领域,成为人类工业设计最具人道主义和
人情味的一面。由设计师文森特・哈雷设计的“残疾人用电脑操作器”,方便了手不方便的
残疾人,其灵巧的造型、安详的色彩和适合口型变化的形式,为他们打通了一条能和正常人
一样享受新时代文明成果的途径,是对人性平等正直思想的高扬。德国设计师设计的盲人阅
读仪,小巧轻便,可随手拿着在报纸上进行扫描图、阅图和贮存,避免了残疾人的心理障碍,
盲人也能与正常人一样读报。他们还为残疾人设计了可利用空气升高的轮椅。这一设计使残
疾人在与正常人谈话时,可随意提高轮椅达到与正常人同样的高度,还可像正常人一样使用
酒吧台,享受与正常人同样的待遇和权力。这一充分考虑残疾人自卑心理的设计受到了他们
的欢迎。

5.设计师设计思维的人性化
80—90 年代的设计师还找到了一条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通过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反
馈消费者信息,来达到设计物与使用对象的协调,从而设计出令消费者更满意的产品。强调
设计师与消费者双方的沟通、联系和交流,而不是闭门造车式地设计潮流,反对把设计与消
费者看成对立的两端。这实质上反映了设计人性化的深层次的一面,设计师的设计思维逐步
转向人性化层次。1991 年 5 月英国杂志《论点》(Issue)发表了记者帕米拉・约翰逊(Pamela
Johnson)撰写的文章《新生代的震撼》(Shock of theNew Born),她的这篇文章重点讨论了
设计师的设计将越来越依赖于反馈情报,依赖于对消费者人性化需求的满足。她同时认为设
计师本身的生活要求也成为反馈的内容之一,设计师本身也是消费者,因此设计师自己和消
费者的需求的结合,成为了工业设计的核心。约翰逊的文章引起了设计界和设计师的“震撼”。
在这方面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80—90 年代设计推出的“金牛”系列及其成功的市场效益为工
业设计界树立了典范。 80 年代福特汽车公司由于连续投资失误,造成企业极大困难,公司
设计部门在获取大量的消费反馈信息后全力开发新车,在 1986 年推出了符合美国人审美观
和消费心理优异的中型“金牛”系列(Ford Taurus),市场销售立即好转。1993 年“金牛”
超过原来在美国市场上雄居第一的日本本田“雅阁”(Honda,Accord)中型车,年销售量超
过了 30 万辆,成为美国销售量第一的车型。1995 年福特汽车公司重新改造了“金牛”,同
年美国的《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July24,l995)载文《金牛——重新塑造美国最佳
销量的轿车》,高度评价这次新的改型。“金牛”的成功,引起了理论界的极大关注。一个
好的设计能够挽救福特这样一个巨大的企业,设计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识。而设计
师们在调查报告中写道:满足客户们提出的一切要求常常成为设计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多少提示了“金牛”设计成功的一些奥秘。这一奥秘的真话在于设计师已在逐步转换自己
的设计思维,消费者已成为设计师的“上帝”。 “为人而设计”不再只是泛泛而谈的口号,
而是深深扎根于设计师心中。

三、设计人性化之原因
设计人性化趋向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社会的、个体的原因,也有设计
本身的原因。归结来看,以下三个方面可能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就社会绝大多数的生活水准来说,是随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而渐次提升的。当社会经
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人们对设计物的要求是简单而实用,除此以外别无奢求。而当社会
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就会对设计物产生更高的要求——包含了除实用之外的更
多心理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欧洲 18 世纪工业革命之初,当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将大量机械
制品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和数量源源不断推向市场时,大多数人是欢呼雀跃的,尽管那些
产品都粗制滥造、丑陋不堪,因为在当时的低水平生产力条件下,有是“聊胜于无”的。二
战后的 40—50 年代是世界经济的恢复期,经济落后,物质匮乏,工业设计便遵循简洁、实
用、耐用的原则,更少花哨和虚饰。经过 60—70 年代的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社会物质财
富的急剧增加,许多国家进入了丰裕社会时期,于是久压在人们心中的那份心理的、精神的
欲求便“蠢蠢欲动”,再也按撩不住了。人们对设计物的要求变得更挑剔和苛刻,不仅是满
足人生理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人心理的需要。设计不仅要实用,而且要适用。不仅要适用,
而且要在设计中赋予更多审美的、情感的、文化的、精神的含义。因而 80—90 年代设计的
人性化趋向的出现和渐成气候便成了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理。正如美国设计家普罗斯所说
的“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

2.人类需要阶梯化上升的内在要求
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需要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需要不断
产生和满足不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影响和制约设计的内容和方式。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
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人性化的实质。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
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
要求得到满足。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
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所说的“衣必常暖,而后求丽,
居必常安,而后求乐”。即多少阐述了人类需要满足的这种先后层次关系。虽然人类高级的
精神需要的满足不一定全通过设计物品来实现,但为人类生产方式的主要载体——设计物,
它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却是无庸置疑的。因而设计的人
性化因素的注入,绝不是设计师的“心血来潮”,而是人类需要的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
求。在社会经济水平到达一定程度时,人们对设计师产品的挑剔也就不足为奇了。

3.对于设计理性化的反拨
由德国包豪斯学院创立和倡导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在 20 世纪 40—50 年代逐渐成熟,并
成为席卷全球、一统天下的国际主义风格,在 70 年代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美
国作家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在他的知名作品《从包豪斯到我们的房子》(From Bauhaus
to Our House)中愤怒地说:“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的减少主义原则改变了世界大都
会三分之二的天际线。说的虽是建筑设计,但相同的情形同样发生在工业设计领域。现代主
义设计以其高度统一、理性化的特征和冷漠的面孔征服了全世界,在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的
同时,也受到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新一代消费者的批评、指责和发难。1972 年美国“普鲁
蒂・艾戈”住宅区的被炸毁即是证明。这个由日本设计家山崎实设计,建于 1954 年的供低
收入家庭居住的住宅区,采用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方式,以混凝土、钢筋和玻璃为材料,只
强调功能而缺少装饰,外观设计工整有致,冷漠而毫无情感,如同监狱一般,完工以后即使
低收入的穷人也不愿迁入这样冰冷而缺乏人情昧的住宅区。从 50—70 年代,其居住率还不
到 1/3,市政府只好在 1972 年将其全部炸毁,以腾出地方重建新建筑。这一事件给了追求
冷漠、理性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以当头棒喝。作为对过分理性化设计的反拨,后现代
主义等一系列强调装饰和人性化的设计便应运而生,不断调起消费者的胃口,受到消费者的
欢迎。德国的著名设计师兰姆斯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领袖人物,曾在 50—60 年代设计出
一系列高度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而冷漠的经典德国产品而著称于世。然而兰姆斯在 80
年代即开始受到冲击。以德国西柏林为中心的设计家组成的“新德国设计”流派就公开反对
以兰姆斯为代表的正统德国设计,强调设计的生动的、人性化的特点。其精神领袖克里斯提
安・邦格拉博(Christian Borngraber)公开宣称:“我反对的不是兰姆斯,而是那种说德国
设计必须象兰姆斯的刻板教条”,对沉闷的、冷漠的、理性的德国设计发起强烈攻击,反映
了对极端理性主义设计的厌恶情绪。一方面是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消费口味不断变化的消费
者,一方面是过于刻板、冷峻、理性的千篇一律的设计面孔,其结果必然是选择变化、突破
——由理性化走向感性化,由非人性化走向人性化的物极必反,矫枉过正,80—90 年代的
这种对理性化的反拨也实在是情理中事。

四、设计人性化之表达
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
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当然这种品格是不可测量和量化的,而是靠人
的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的。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就在于以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
形的“精神态”。一般而言,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有如下几种:

1.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引发人积极的情感体
验和心理感受,可称为设计中的“以情动人”。
设计中的造型要素是人们对设计关注点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
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以往人们称设计为“造型设计”,虽然不很科
学和规范,但多少说明造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之处。在“产品语意学”中,造型
成了重要的象征符号。意大利设计师扎维・沃根(Zev Vanghn)于 80 年代设计的 Bra 椅子,
采用了传统椅子的结构,但椅背却运用了设计柔软而富有曲线美的女性形体造型,人坐上去
柔软舒适而浮想联翩,极富趣味性。1994 年意大利设计师设计推出的 Lucellino 壁灯,模
仿了小鸟的造型,灯盏两旁安上了两只逼真化的翅膀,在高科技产品中带进了温馨的自然情
调,一种人性化的氛围扑面而来。
在设计中色彩必须借助和依附于造型才能存在,必须通过形状的体现才具有具体的意
义。但色彩一经与具体的形相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和表现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
响。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Carolyn Bloomer)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
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 ,阿恩海姆则认为“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
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因而“色彩是一般审美中最普遍的形式”,色彩成为设计人性化表
达的重要因素。现代设计秉承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多以黑、白、灰等中性色彩为表
达语言,体现出冷静、理性的产品设计时,消费者的心理便为之一振,并豁然开朗起来——
原来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也可以是彩色的,连汽车轮胎都可以是五彩斑斓的。
在现代设计的色彩运用中,融入了设计师和消费者个人的情感、喜好和观念。 1988 年意大
利设计师埃・索特萨斯设计的电话机,就一改以往电话机单一的色调,采用红、蓝、黄色彩,
将现代设计的观念发展到极致,流露出对现代主义设计的调侃,也使人们脑海中原本毫无情
致的设计物变得生动起来。
现代设计力戒虚饰,以少装饰、反装饰著称。但在适应机械化大生产技术条件的前提下,
适当的装饰确可以增加设计的情趣和个性,使设计物灿然生色。
现代设计师常在工业设计中采用或加进自然材料,通过材料的调整和改变以增加自然野
趣或温情脉脉的情调,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20 世纪 80 年代由西德人为发育迟缓儿童
设计的学步车,曾获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该设计没有选用伤残人器械上常使用的那种闪着寒
光和铝合金,而采用打磨柔滑的木材制作,再涂上鲜亮美丽的红漆,配上一部玩具的积木车,
产品工艺简单,却受到国际工业设计界的好评,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通过对材料的用心选
择、色彩的精心搭配和功能的合理配置表现了一种正直的思想和对人性的关怀:让孩子不感
到它是医疗器械,而是令人亲近和叫人喜爱的玩具,从而打消自悲感,增加生活的勇气,也
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2.通过对设计物功能的开发和挖掘,在日臻完善的功能中渗透人类伦理道德的优秀思
想如平等、正直、关爱等,使人感到亲切温馨,让人感受到人道主义的款款真情,可谓是设
计中的“以义感人”。
设计师只有用心去关注人,关注人性,才能以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去打动人。如一
个会鸣叫的水壶,把哨子改成吹出一个和声的汽笛,使人在水开时不致因尖锐的哨声而惊惶,
当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噪声对人的伤害。超级市场的手推车架上加一个翻板,老年人购物
时累了可以当靠椅休息,尊老爱老的美德便体现在细微的设计细节中。与常规方向相反装配
的剪刀,给习惯于使用左手的人带来方便。这些设计的着眼点在于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感到世
界的温暖、人类的爱心和人与物的和谐亲近。在这方面,日本设计师可堪称楷模。凡去过日
本的人,无不对日本设计的无微不至留下深刻印象,大到大型机械产品,小到一把裁纸刀,
他们都有独到的设计匠心,充分发挥了为人设计这一宗旨。日本设计界称工业设计为“生活
的学者”,认为设计可沟通厂商与消费者,弥补、生活的缺陷。日本设计师曾发起过针对儿
童进行的工业设计活动,使产品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儿童喜爱的外型,让儿童受到教育并健康
成长,他们称这种设计是“进行教育的设计”,令人们对设计师油然而生敬意。在这里,设
计已成了带有神圣责任感和教育职能的社会行为。1989 年索尼公司设计生产了一种用于淋
浴室的收音机 Shower radio,表达了一种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创造个人产品的设计思想。其
周到、细腻的设计理念令使用者感动不已,真是“于细微处见真情”。

3.借助于语言词汇的妙用,给设计物品一个恰到好处的命名,往往会成为设计人性化
的“点睛”之笔,可谓是设计中的“以名诱人”。
如同写文章一样,一个绝妙的题目能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给主题以无言的深化。一种
好的设计有时亦需要好的名字来点化,诱使人去想象和体味,让人心领神会而怦然心动。意
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 1969 年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便携式打字机,外壳为鲜艳的红色塑
料,小巧玲拢而有着特有的雕塑感,其人性化的设计风格已令消费者青睬有加。而其浪漫而
富有诗意的名字——“情人节的礼物”更是令人情意顿生,怜爱不已。 1992 年意大利年轻
的设计师马西姆・罗萨・和尼设计了一个带扶手的沙发椅,虽然柔软舒适,造型却非常普遍。
然而设计师对这一设计的命名却让其名声大噪,身价倍增。他把这一作品叫作“妈妈”,意
味着这一沙发能提供给人以保护感、温暖感和舒适感,就像躺在妈妈怀里一样。设计师在展
示其设计的实用功能的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之外的东西,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梦
想,其给人的心灵震憾和情感体验是不言而喻的。

五、设计人性化之思考
面对 20 世纪 80—90 年代设计人性化的热闹和喧嚣,过分地陶醉和鼓噪只会让设计界浮
于表面、作茧自缚而迷失方向。相反,沉下心来,作一些系统的理性思考和逻辑梳理倒是必
要的,它有利于理清思路,看清本质,避免盲目,使新世纪的设计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设计人性化是以设计的理性化和功能性为前提条件的,离开了科学结构的理性化和
合理的功能性,人性化将走向极端,最终将违背人性。
现代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科学技术给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
能,而艺术和人性使设计富于美感,充满情趣和活力,成为人与设计和谐亲近的纽带。片面
强调一面忽视另一面,将使设计走向极端,与设计初衷背道而驰。现代主义设计之所以受到
人们的批评和责难,就在于它在强调理性主义和功能性的同时,忽略了对人性化、多样化的
关注,而走入了高度理性化、冷漠化、单一化和功能化的歧路;而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
后现代主义之所以并未赢得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同并在 90 年代以后逐渐式微,很大程度上在
于它在追求个性化、人性化、多样性和装饰性的同时,又走入了忽略、无视功能和结构的死
胡同——很多后现代主义的产品设计压根就无法使用,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概念设计”。意
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于 80 年代设计的书架,使用了塑料贴面材料,颜色鲜艳跳跃,而造
型夸张奇特,几乎不具备书架的使用功能,却更像一个抽象的雕塑作品。这样的设计虽也有
着多样而生动的特点,甚至包含很深的文化隐喻色彩,对消费者而言,却形同虚设,又何来
人性化可言?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曾把科学和艺术比作一个硬币的两面,形象地
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不可分割关系。作为科学与艺术之“产儿”的现代设计,其理性化和人
性化不正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吗?

2.设计人性化是设计中“人性”与“物化”的统一。
人类的设计和设计物总是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情感
等精神因素,这是物的“人化”,造物的“人化”;而人类的一定意识、情感、文化等精神
因素,又需借助于一定物质形式来表达,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载体的设计物必然承担了一部分
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这便是人类精神的“物化”,人的“物化”。“人化”和“物
化”构成了人与设计物的互动关系,设计便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统一,两者相
辅相成。完全脱离了人的设计和完全脱离设计的人是同样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设
计人性化绝不是什么“新花招”,而是人类设计本应具备的特质,设计师所做的便是使这种
“人化”和“物化”过程更通畅,更和谐,以达到人与设计,设计与人的融合状态。中国古
代哲人所宣扬的“天人合一”,“物我相忘”的思想便反映了对这种关系的辩证认识。

3.设计人性化是人类社会高科技发展的平衡剂。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展示人类伟大的征服力
量和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带给人新的苦恼和忧虑,那便是人情的孤独、疏远和感
情的失衡。许多未来学家隐隐道出了这种担忧。约翰・奈斯比特认为:“自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工业化及技术逐渐从工作场所转移到家庭。高技术的家具反映出过去的辉煌的工
业时代。厨房里的高技术,它的高峰是食物处理机的出现,使我们的厨房也工业化了。最低
限度主义使我们的起居室变得毫无人性。”而亚历山大・金在《一次新的工业革命还只是另
一项技术》一文中写道:“在一个房间里,信息输入的集中,非个人的和远距离通信可能性
的集中,教育和文娱频道的密度,这些因素加上许多其他因素,可能使家庭失去机动性,并
使家庭脱离人们的外部接触。这可能很容易导致个人的日益疏远,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主
动的反主流文化的隐退,而是被动的和不知不觉之间加剧的疏远,并且失去人的尊严和自觉。
用更严格的话来说,大部分人活动的自动化,最终会导致人类的自动化吗?回答是:很有可
能。”人类行为的自动化这种现实是人类所不愿看到也是违背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和人类高
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因此在高科技的社会里,人们必然去追求一种平衡——一种高科技
与高情感的平衡,一种高理性和高人性的平衡。技术越进步,这种平衡愿望就越强烈。所以
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
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件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我们必须学会把
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实现“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技术和高情感相平
衡的转变”。而这种情感和人性平衡的实现,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是责无旁贷的。
许多有远见的设计家已意识到了设计的这一重任,1995 年斯图加特市举行的“首届世界仿
生设计学术讨论会”上,与会的设计师、科学家和艺术家就呼吁重视设计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力,为解决人性与技术之间的日益尖锐的矛盾发挥作用,人造物“自然化”、“人性化”。
因此设计的人性化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高科技结构张力的互补机制,人性化设计
将永远充当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剂,与高科技发展形影相随。

4.设计人性化反映了“为人而设计”的本质特征。
设计是人的设计,即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设计的主体是人,
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因此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这种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又
包括心理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设计人性化得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设计
人性化和人性化设计的出现,完全是设计本质要求使然,决非完全是设计师追逐风格的结果。
因为离开了对人心理要求的反映和满足,设计便偏离了正轨。因此设计的人性化已成为评判
设计优劣的不变准则。李砚祖先生认为:“什么是好的设计? 处于技术水平、市场需要、美
学趣味等等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很难有永恒评判的标准。但有一点则是不变的,那就是设
计中对人的全力关注,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李先生的观点正反映在了设计界对人性化的
关注和重视。1988 年日本索尼公司举办的“SONY—DESIGN—VISION”设计大赛中,一位名叫 Brain Elliot 的青年设计师设计的作品——“Anlmon 电视机”获得了大奖。在这个作品中,设计师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机的功能、造型原则和使用方法,把“Animon”设计成为一个可行走的听话的“电视机器人”,使用者的遥控使它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并能按人的
意图调节屏幕角度,变换图像,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了“使用趣味”和“使用快感”。人们在
这样的设计面前,真要感叹自身的伟大了。因为在这种对设计物的使用过程中,人性得到了
随心所欲的释放和满足。 Brain Elliot 的获奖得益于他对人性的深层次的关注和探究,得益于他对“为人而设计”思想的深刻理会。人类设计只有以人为中心,为了人身心获得健康
的发展、为了健全和造就高洁完美人格精神而倾心服务,设计才会永远具有人类生命的活力,
“离开了热爱人,尊重人的目标,设计便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正如美国当代设计家德累福
斯所说的:“要是产品阻滞了人的活动,设计便告失败;要是产品使人感到更安全、更舒适、
更有效、更快乐,设计便成功了。”德公之言很值得现代设计师铭记并深思。

5.设计人性化是人类追求理想化、艺术化生活方式的永不言止的设计境界。
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深化和上升,人类认识将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
国”,这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人类的设计也必将随着自身认识的提高走向更高的境界,
即人类社会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化、艺术化的造物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追
求物质需要为主到两者兼顾并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由设计的“必然王国”通向设计的“自
由王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设计师及消费者的共同梦想。日本设计师在 90 年
代提出了一项称为“人的感觉的计划”,其目的是“要拢出怎样才能使日常使用的产品让人
用起来感到更舒适、更惬意的办法”,设计制造出消除压力和疲劳、有助于创造“一个更人
情化的环境”的汽车、空调器和衣服,设计出“有人的感觉的电器”。已将设计的精神因素
提高到很高的层面。设计的层次越高,其精神性的因素就越多、越圆满,物质性和精神性、
理性化和人性化的结合就越完美、越融洽。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即是人的认识、思想和情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人类设计是人类情感、文化精神及伦理道德
的观照。设计是无“情”的,又是有“情”的。“情”即映射于人类普普通通的设计中;设
计是无生命的。又是有生命的,“生命”即蕴含于人类对物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人类社会
的一切都已打上了人类精神意识的烙印,设计也不例外。可以预言,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
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设计师的工作即是:使人们从物的挤压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
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使人类感情更加丰富,人性更加
完美,真正达到人物和谐,“物我相忘”的境界。陈绶祥先生曾出书名日:“人诗意地安居”,
对于设计界来说,何时才会出现“诗意”的设计和设计的“诗意”呢? 对于今天的设计师而
言,设计人性化永远是常念常新的课题,也是设计师永恒追求的目标。

六、二十一世纪的“以人为本”
当社会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思想
意识的变更、对生活质量的需求等等,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全球性的新技术革
命浪潮的冲击下,工业设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向人类逼近。随着市场需求的
变化,人们渐渐认识到需求不仅有物质的一面,更有精神的一面。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人们容易看重的是物质的一面,忽视精神的一面。在生活日渐富裕的经济条件下,人们开始
追求精神的需求。“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使设计师开始把更多的目光从产品转移到产品的
使用者——“人”。如今,数字化时代增强了社会的物质技术特点,在信息社会里,网络和
虚拟社区的出现,一方面使人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又强化了个人的私人化的生存
方式,人与人的联系似乎变的更加的冷漠,人们在工作或工作之余,需要一个能够处处感到
关心体贴、符合个人情感与功能需要的生活空间,在使用产品的同时得到精神和心灵上的慰
藉。事实上,人们不仅需要产品使用的功能,也需要精神的、文化艺术的、思想的功能。随
着生活的不断提高,物质水平的不断丰富,人们已越来越趋向于对精神的、文化艺术的、思
想的追求。在这种转变的提示下,设计不再只是提供完备的基本功能,包含形态与机能,更
重要的是设计提供了附加价值,提高了人们消费欲望。因此,我们可以说设计在整个时代发
展上提供了相当的催化作用。

正是这种需求的变化,市场的新潮,设计的主要方向也开始了战略性的转移:由传统
的工业产品转变为以计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个性化需求的出现、审美情趣的变化,使设计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针对过去路易
斯.沙利文提出的现代主义设计口号“形式追随功能” (Form Follows Function)逐渐被
淡化,而慢慢走向了著名“青蛙设计公司”(Frog Design)提出的“形式服从情感”(Form
Follows Emotion)设计理念,数字化时代、信息设计、人性化设计、非物质性社会的设计等已成为新的设计理念和领域,而这些新的设计理念和领域也必须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
设计理念和领域的变更要求我们尽快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的,淘汰老的以适应变化,
迎合新潮,迎合市场的需求。
市场靠产品,产品开发靠设计。只有依靠精心设计,才能把市场、消费需求溶入产品
中,把经济、科技和艺术相结合,把智力、魅力和竞争力相统一。
设计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一个创新能力的竞争,是面向未来、将非凡的想象凝聚成艺术
展现给世人的竞争。设计力就是竞争力。世界著名设计家雷蒙・洛维提出:“丑的设计是卖
不出去的(Ugly does not sell)”,“向设计投资的时代已到来,仅靠产品性能和质量是很难在竞争中取胜”。数百年来工业文明的发展史已经证明,设计业的蓬勃兴起与发展,能
为人类提供更为绚烂的生活。重视设计与创新的国度必是工业兴旺发达的国度。
在二十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域中,看得见叫得响的标记是什么?是松下、东芝、宝
马、奔驰、西门子,和各种世人熟知的牌子。拨开丰田车,拨开雷达表,拨开 IBM,乃至拨
开 NBA 顶级球星做的广告,哪个产品是我们的?我们感受着名牌后面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的特
色和素质。那么我们拿什么产品来让世界了解中国?
因此,设计的人文化、个性化、及所得到的品牌效应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不再
是某个人的事情。

高科技时代的产品设计同过去相比,一显著的不同点是加入了科学技术手段。数字化、
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生产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提供物质可能性。20 世纪二、
三十年代由包豪斯学府提出的“功能主义”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影响很大,因此,产品设计有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理性主义”思潮为主流,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经典工业设计原则,
以追随单一的使用功能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完全按照功能模块的区分,当时尽管它起到了许
多积极的作用,但其“技术至上”的倾向导致了产品与人的情感、与环境的疏远。这种并不
考虑“人”的心理需求,直接以一一对应的形式来设计产品的结构和形态。加上加工技术的
局限,这种传统对应关系下的产品就表现为人们最常见的、毫无修饰的四方块,没有人从消
费者“人性化”的角度去诠释产品,这种高估计“物”的技术作用,而忽视“物”的人文价
值的作法,是不能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

七、总结
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由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实现现代文明,研究这一时期的产品设计的人文价值是力图使中国的工业设计走上一
条独立发展的中国式的道路,提升中国工业设计的品牌,最终形成前瞻性的世界性的中国风
格。

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产品设计人文价值的历史性表现为一种民族传统的继承性,文化
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地域性的产品设计应该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积淀,一种民族性格的张
扬,崇尚自然历史的中国必须停止追赶那些基于热门的最酷的新设计的趋势。要获得中国的
设计特征,必须借助于中国文化的精华,将中国文化的精华融入到现代产品之中,使其具有
穿越文化的界限并有让人渴望的品质。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意义上,
我们需要的是凝聚中国传统,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工业设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
才能提升民族产品的品牌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