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

固态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从宏观上看,晶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呈对称性的形状,如食盐呈立方体;冰呈六角棱柱体;明矾呈八面体等。而非晶体的外形则是不规则的。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机械强度、导热性、热膨胀、导电性等,称为各向异性。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却表现为各向同性。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或凝固点),而非晶体则是随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而熔化。

晶体和非晶体所以含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主要是由于它的微观结构不同。组成晶体的微粒──原子是对称排列的,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间点阵。空间点阵排列成不同的形状,就在宏观上呈现为晶体不同的独特几何形状。组成点阵的各个原子之间,都相互作用着,它们的作用主要是静电力。对每一个原子来说,其他原子对它作用的总效果,使它们都处在势能最低的状态,因此很稳定,宏观上就表现为形状固定,且不易改变。晶体内部原子有规则的排列,引起了晶体各向不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原子的规则排列可以使晶体内部出现若干个晶面,立方体的食盐就有三组与其边面平行的平面。如果外力沿平行晶面的方向作用,则晶体就很容易滑动(变形),这种变形还不易恢复,称为晶体的范性。从这里可以看出沿晶面的方向,其弹性限度小,只要稍加力,就超出了其弹性限度,使其不能复原;而沿其他方向则弹性限度很大,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拉力而仍满足虎克定律。当晶体吸收热量时,由于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疏密不同,间距不同,吸收的热量多少也不同,于是表现为有不同的传热系数和膨胀系数。

非晶体的内部组成是原子无规则的均匀排列,没有一个方向比另一个方向特殊,如同液体内的分子排列一样,形不成空间点阵,故表现为各向同性。

当晶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时,其内部分子、原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温度也开始升高,但并不破坏其空间点阵,仍保持有规则排列。继续吸热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时,其分子、原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可以破坏其有规则的排列,空间点阵也开始解体,于是晶体开始变成液体。在晶体从固体向液体的转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来一部分一部分地破坏晶体的空间点阵,所以固液混合物的温度并不升高。当晶体完全熔化后,随着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又开始升高。而非晶体由于分子、原子的排列不规则,吸收热量后不需要破坏其空间点阵,只用来提高平均动能,所以当从外界吸收热量时,便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玻璃、松香、沥青和橡胶就是常见的非晶体。

多数的固体晶体属于多晶体(也叫复晶体),它是由单晶体组成的。这种组成方式是无规则的,每个单晶体的取向不同。虽然每个单晶体仍保持原来的特性,但多晶体除有固定的熔点外,其他宏观物理特性就不再存在。这是因为组成多晶体的单晶体仍保持着分子、原子有规则的排列,温度达不到熔解温度时不会破坏其空间点阵,故仍存在熔解温度。而其他方面的宏观性质,则因为多晶体是由大量单晶体无规则排列成的,单晶体各方向上的特性平均后,没有一个方向比另一个方向上更占优势,故成为各向同性。各种金属就属于多晶体。它们没有固定的独特形状,表现为各向同性

玻璃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玻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得太多了,抬眼望去,高大建筑物上的幕墙玻璃处处可见;看看自己家里,玻璃杯、玻璃镜、玻璃装饰品、玻璃窗……都是玻璃制品。由于生产和生活的不同需要,还有什么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吸音玻璃等新品种不断出现。

玻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玻璃是用岩石制造出来的。可以用来制造玻璃的岩石有砂岩、石灰岩、长石等。砂岩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将大块的岩石粉碎后,送进专门的窑炉里加温熔化,经过2000℃高温将岩石熔化成液体,在液体冷却后压展成玻璃。为了减小液体的黏度便于出炉,在熔化的过程中还要加入一定数量的纯碱。用砂岩做原料制成的玻璃光洁透明、耐酸性好、机械强度高。

那些色彩艳丽、造型美观的玻璃器皿,是在熔制玻璃时,加入了一些着色剂,按需要变成红、黄、绿、蓝、白各种色彩的玻璃制品。

为了能够耐高温、耐低温和耐化学腐蚀,在熔制玻璃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数量的硼砂等原料。如果加入了氧化铝等化学原料,可以制成具有很好的折射性能的光学玻璃,用来磨制各种透镜及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