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羅山背‧武陵世外好地方

浮羅山背中心有座百年噴泉兼小交通圈

被忽略的檳島一隅──浮羅山背(Balik Pulau),在山的另一頭,卻原來得天獨厚。它與世無爭,世外桃源,保有了傳統步伐,以及數百年彌足珍貴的建築物和活古蹟:第一代浮羅甲必丹的古屋,碩果僅存的銀飾手工藝,以及聞名海內外的叻沙和豆蔻。
為了讓這些資產得以完整保留,青少年古蹟藝術社區教育委員會(arts-ED),籌備了近2年,帶著當地學生展開無數次的浮羅山背全面探索,終於在2008年12月推出了浮羅首個古跡導覽地圖《的浮羅山背》(Discover Balik Pulau)。今天,我們領著地圖,徒步行走浮羅,處處都是驚喜!
浮羅山背(Balik Pulau)在自然地理上,是個群山環繞、背山面海的山林與平原之地。在山路還未開發以前,浮羅山背幾乎是與世隔絕。如果要到這個神秘境地,只有兩個途徑,一、山路,二、海路。
由於地處偏僻,村民必須攀山越嶺出城,大部份靠捕魚及種植為生,都是自給自足,當地居民已經學會了與山海共存。數年來,也留下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珍貴資產。
隨著山路開發,城外人們發現了這塊疆土的富澤豐饒,非營利機構青少年古蹟藝術社區教育委員會(arts-ED),尤其擔心山裡的活古蹟沒有得到妥善保護,恐怕會消失無蹤。
於是,早在2年前,他們就帶隊來到浮羅山背的學校落腳,與學生作了最近距離的接觸,引導學生匍匐展開了一連串保護及推廣活動。透過了不同質的藝術活動,加深居民對文化及古跡的認識,如:建築、生態環境、手工藝、語言、交易、習俗、食物等等。
巨大工程一發不能收捨
藉此全面探索浮羅山背,不定時進行了兩年多的活動,可謂一項巨大工程,連藝術教育委員會計劃協調員曾玉萍也表示,“一做就不能停了!”
“我們以學校作為起點,讓學生們作探索,從歷史、文化一直到社區互動,在村民闡述的小故事裡,發掘更多沒有保存的紀錄。”她說,有關浮羅山背的文獻也實在太少了!
一班當地各族小學及中學生用了2年時間收集資料,包括拍照、研究、專訪、製作導覽圖藍本,再由理大學生繪圖設計,浮羅導覽圖則是一個集合多方努力展開的一個成果。
維持活古蹟生命力
“我們通過導覽圖介紹活古蹟如手工製銀飾品的老師傅、製作水粉的工坊、峇拉煎工坊,及烘製雞蛋糕的馬來婦女等給遊客,讓他們的價值得到肯定,不再覺得自己被遺忘,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使更多活古蹟繼續維持生命力,不致於失傳。”
他們於去年12月21日驗收成果,《我的浮羅山背》導覽地圖也終於面世,讓遊人可以在定點領到]免費的地圖。地圖分成兩個遊覽路線,一、徒步浮羅市鎮,二、開車或騎腳車沿甘榜路遊覽,包括認識老房子,道地美食,農耕物,鄉區傳統行業等等。今天,我們也攀山越嶺下鄉,在浮羅山背尋幽探谷,拿著免費的導覽地圖,隨著ARTS-ED組織主席珍娜碧萊(Janet Pillai),以及兩名參與了活動2年的當地學生Liyana和Afiq,徒步浮羅山背市區。有了他們的導覽,這次行走浮羅,真的別有一番鄉土風情。
市區導覽重點

  1. 百年噴泉
    鄉鎮中心傳統被稱為公司,這可能是指早期橡膠和椰子園員工作建立的長屋。這兩條在公司交匯的馬路,把周圍農場和村莊的居民帶進鄉鎮中心。這兩條道路目前滿是繁忙的店屋,其中一些是富有的種植園主所建立的。
    鎮中心有座噴泉兼小交通圈,是進入浮羅山背八個地區的分水嶺。這個噴泉由甲必丹辜禮歡的曾孫,已故辜上達於1882年建立,已有126年歷史。
    據悉,當地村民篤信噴泉掌控著浮羅山背的興衰,噴泉底下兩側的獅口噴出的泉水,象徵著當地的繁榮興旺,若移除,勢必給村民帶來霉運。當年,村民會來這裡取水洗衣或飲用。但因為缺乏維修,這座噴泉不再湧出泉水,僅留下這個座標。
  2. 門牌100號店屋
    今天,來浮羅山背不再只是吃叻沙那麼簡單,而是對名揚海外的這碗叻沙,開始有了更深刻的印象。這碗叻沙就跟市區左手邊門牌100號的最長店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店屋是由浮羅第一位華人甲必丹Mr Chee,建於19世紀晚期。
    格局又長又深,是傳統店屋擁有天井的很好例子,它有美麗的雕刻屏幕,和兩個燒材煮食的龐大廚房,一為公共廚房,一為私人廚房。據悉,甲必丹的祖母就在私人廚房,烹煮著飄香了海內外的叻沙。
    多年以後,村中一個女人向她學藝,古早得以流傳。而叻沙的好幾代傳人,如今就在對面店屋,即南光茶室前,繼續烹煮著這道幾近百年的古早味,吸引了各地的遊人。
  3. 百年手工銀器
    就在噴泉右邊,店屋的最後一間“列源金舖”,有位銀匠鄺進盛,他們世代以手工製作銀器為生,已有百年歷史。14歲就手製銀器,60餘歲才名揚四海,曾經,他就以精雕細琢的小茶壺、木碳爐及瓶子聞名海外,連日本雜誌都越洋專訪,登上了日本雜誌,是為浮羅人的驕傲。
  4. 1854年羅馬天主教堂
    建於1854年的羅馬天主教堂,是鎮上一棟百餘年的歷史建築物,它的前身是間亞答屋,後來經過翻新,才成現在的富麗堂皇。據悉,學校及教會一直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學校設立後,教堂也一併建設。
  5. 當年的富貴人家
    最後,導覽員帶我們來到以前的富貴人家,一間保留得很完整的古屋。走進大廳,踩著精工雕琢的地磚,就能感受當年他們的非富則貴。據悉,富有人家的房子比別人高,中庭的天井借光,木窗透出古樸的味道。
    解碼浮羅山背
    浮羅山背(Balik Pulau)的命名很有意思,與它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18世紀時,由於社會動亂,許多人紛紛逃到這個三面環山的藏身之地,說要“lari ke sebalik pulau”(逃到島的另一邊),此地因而得名。這時,導覽員指向那片山巒,開始述說著浮羅的百年故事。
    “1700年後期,屬於吉打馬來王國一部份的檳島和內陸,不斷受到暹羅威脅。當緬甸正與暹羅對抗時,緬甸趁勢利用了吉打蘇丹,並提供武器給他們對抗。此舉卻激怒了暹羅國王,計劃攻打吉打州。
    在這段動蕩時期,來自普吉島的中國人,以及住在泰國南部,即北大年、也拉和沙圖的馬來人再往南移,來到了吉打(包括檳島)。
    大約70名逃亡者通過陸路和海洋逃向檳島的西南區--被高山圍繞的浮羅山背。這些逃亡者集體行動,在村子里分散居住。接著,新移民開發小農莊,栽種稻米、椰子、水果和咖啡。
    1786年,萊特以1萬令吉向吉打蘇丹購買檳島,同時提供吉打免受暹羅攻打的保護。1794年,東印度公司在浮羅山背擁有丁香和肉豆寇種植園。另一方面,華裔商人開發了橡膠和椰子園。1800年代後期,浮羅山背成為了一個欣欣向榮的農業中心。”

浮羅山背。。。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