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干當好風味——吃

1.十八丁咖哩麵

咖哩麵在十八丁是非常出名的,逢週末就有許多遊客到十八丁一遊,就是為了吃咖哩麵。咖哩麵的老板鄭銘詠(48歲)說,曾經有金馬崙遊客,一來到就說要打包60包的咖哩麵,說是要拿回去派給街坊吃的。另外也還有許多遊客來打包上10包20包咖哩麵回家享用。

不說不知,原來咖哩麵老板以前是賣亞參叻沙,最後才轉賣咖哩麵。

老板說,二三十年前,他是靠賣亞參叻沙維生,但是生意並不是很好,後來他意識到,亞參叻沙其實並不適合每個人吃,好比一些老人家或是小孩子都無法接受亞參叻沙那既酸且辣的味道,所以他後來轉賣咖哩麵。

他坦言,當初他也不知道賣咖哩麵能吸引到更多的顧客,更沒想到的是:他的咖哩麵竟然會比叻沙出名!

2.馬當巫裔傳統蝦麵

蝦麵對大部分華人來說不是什麼新奇的食物,習性使然,大家通常只是吃由華人烹煮的蝦麵,馬來人煮的蝦麵,相信沒有多少人吃過。

馬登區出名的食物就是蝦麵,不過要找到好吃的也並非易事。

馬登大街有一個名為Warung Mak Teh專賣蝦麵的攤子,攤子賣的蝦麵被當地人稱為“水災蝦麵”(Mee Banjir Udang),那是因為他們不計成本的提供最好和最多的蝦隻,讓顧客吃得很是開心。這個攤子雖然是由巫裔同胞所開,不過許多華裔風聞有這麼一個攤子,忍不住也一嚐馬來人烹製的蝦麵。

原來,要製作好吃的蝦麵湯底,唯一的秘訣就是不要使用飼養蝦,要用海蝦。所以他們趁漁夫歸航後即去“掃”最新鮮的海蝦,下午時分就開檔去。

有趣的是,當地居民都不習慣稱之為“Mak Teh攤子”,反而叫它“012攤子”,因為攤子旁邊就聳立了一座明訊電訊塔!

3.十八丁包子

在十八丁大街上,有兩輛三輪交通工具,分別是三輪轎車和三輪摩多。幾乎每一天,有兩個年輕小伙子會騎著這兩部車,載著四百多個包子到十八丁大街擺賣。通常,他們會在下午兩點多開始擺檔,而這不同口味的四百多個包子,不到2小時就賣個精光。

其中一個小伙子楊俊偉(19歲)在受詢時透露,製作和售賣包子這門生意在他還沒有出世的時候,由他父親開創。他父親售賣包子已有二三十年。這些包子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皮薄餡靚。

不說不知,雖然楊俊偉父親是做包子高手,可是身為兒子的他,卻不懂做一個完整的包子。不過年輕的俊偉也坦言,他正在學習著如何製作一個包子,“或許”將來可以繼承父業。

有一些十八丁的居民,甚至將之類比北宋時期的楊家將,戲稱他們的包子為“楊家包”。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